外国企业2023年在德投资总额再创新高
外国企业2023年在德投资总额再创新高 时间:2025-04-05 20:23:03
集中采购、分批调运、逐户过磅寒冬时节,面对煤炭价格涨幅较大的形势,自身煤炭供应不足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主动与煤炭主产地协调对接,专门组织车辆调运煤炭,保证河套地区近25万户农牧户购买到62万多吨平价煤,让广大农牧民热了炕头、暖了心头。
三是煤炭低碳清洁高效利用基础牢靠。预计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5万亿度,年均复合增速4.6%。
通过若干年努力,让一个或若干个绿色新兴产业成长为陕煤新的主营业务,努力接过现有主业的接力棒。二是各用煤生产企业,通过能源替代,减少生产过程中燃料煤和传统能源的使用。相比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短、任务更重、碳排放下降的斜率更大。这主要基于:一是煤炭领域结构调整会进一步加快。过去国内对于碳排放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因碳减排而影响经济发展。
当前,陕煤是我国传统能源的优秀开发者;未来,在中国能源供给实现全面转型时,陕煤应当是绿色能源供给的佼佼者。二要推动开发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更多地用做各类化工、建材等产品的优质原料。要做好碳资产、碳交易、碳金融的管理和运作,深入研究碳排放权、碳排放权确认、碳排放量计算和交易的制度、方法和技术,为集团参与碳排放交易,努力成为国内碳交易头部企业,做出先导验证和技术人才储备。
要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关注并运用碳交易政策和碳市场动向,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碳排放配额的买卖,助力生产和转型需要。2030碳达峰目标下,非化石能源最低占比要达到25%。而2030年的达峰,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碳强度逐步降低后的达峰,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风能、太阳能总装机量要明显加快,成为能源供给增量的主力军。
在双碳目标下,行业组织仍在积极倡导煤燃料加快向煤原料转型,这是在用煤背景下的一种减碳路径。集团所属煤层气公司、新型能源公司、生态水泥公司、化工板块等单位要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动向和成果。
第五个问题:面对双碳目标,我们该如何响应?目前,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与行动,它所带来的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最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去碳发展本质上是着眼长远、寻求替代能源和替代产业的战略考量,目标是实现能源转型、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条战线:一是能源战线的去碳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非化石能源,为实现集团能源转型不懈努力,也为绿色能源早日成为我国主体能源做出陕煤贡献。国内单位GDP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发达国家的2倍;能源结构方面,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56.8%,火电占发电总量比重达72%。作为以煤起家的能源企业,不管我们在情感上接不接受,都必须理性认识这一趋势,化石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将被大大压减,一头被供给侧的清洁能源替代,一头被消费侧的节能减碳行为挤压。
减碳将是所有产业面对的普遍课题。前几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生态环保政策,治理高污染取得了实效,应对了环保从严的考验,但排碳纳入控制议程,则将是比治理污染更大的挑战。第三,统筹协调十分复杂。虽然目前新能源的发展态势如火如荼,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还存在发电不连续的技术缺陷,储能技术也有待进步。
总之,实现低碳发展,既是集团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当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一是对集团现有产业大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减排降碳。
要做好碳排放、碳资产等项目核算,摸清家底,绘制碳排放地图,精准实施减碳策略。但挑战与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
二是用电需求还会持续稳健增长。保碳有两层含义:一是保存和争取更大优质煤炭产能,继续做强做精优质煤炭产业,既为保持集团主业电力发挥支持作用,也为国家主体能源供应和安全,发挥压舱石和兜底保障作用,甘做绿色能源转型的坚强桥梁。在空前挑战面前,陕煤也有着新的机遇。集团上下牢记国之大者,扭住企之要务,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扛起实现双碳目标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十四五良好开局之时,在陕煤经营发展表现强劲之际,需要搞清楚双碳来临对陕煤意味着什么?面对双碳目标,陕煤何去何从,当下该作出怎样的响应?围绕这条主线,重点需要思考五个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在事关全人类未来的重大挑战面前,推进双碳目标,体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和大国担当。
四是新能源形成有效供给需要时间积累。碳达峰、碳中和涉及诸多方面的变革,可以倒逼我们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政策动力和技术潜力。
但化石能源中排碳最高的是煤,再优质的煤炭也是高碳能源,虽然它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一直承担主体地位,但未来只能让位于其他绿色能源。集团上下要将双碳目标战略纳入重大事项清单,统筹谋划,全力推动,及时修订完善十四五规划。
二是因为绿色能源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燃料功能,但却无法替代化石能源在生产各种化工品中的原料功能。五是着眼于陕煤能源、产业双转型,给集团跨界发展,培育新主业提供了动力和政策支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宣示,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新能源的设备制造过程需要电力支撑。双碳时代前半期,陕煤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形成的资本优势、发展能力完全有理由、有条件打破现有主业管理限制,大举进军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尽快把新的业务发展成为支撑陕煤后期发展的新主业。产能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过去多年去不掉的落后产能会因双碳目标契机被加速完成。
这是因为:第一,目标任务很重。近370亿吨的优质煤炭储量和近2亿吨的现代化煤炭产能是集团发展的底气和优势,它支撑着集团十多年来做强做优和更好更快发展。
在自身没有形成有效发电能力之前,依然对传统能源有较大的需求。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已经上升到16%左右。
各企业要拿出刚性措施,形成系统方案,并且必须当下就做。可以说,在双碳问题上,我们面临多大的挑战,就有多大的机遇。
要建立责任体系及问责制度,将双碳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根据不同产业、不同阶段、不同碳排放要求,开展碳排放总量指标、强度指标、相对指标的绩效考核,建立明确的低碳发展导向。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更深层的意义。要扎实落实双碳背景下的项目投资计划,落实重点项目审批和实施步骤除产地保供煤炭外,据悉,华电江陵电厂从俄罗斯进口7.3万吨煤炭,已经抵达舟山港,预计本月内能够抵达江陵。
万吨大列密集从坑口驶出,加之近期疫情控制较为为稳定,公路运输也较为密集。坑口方面,煤炭生产持续向好,除陕西地区受天气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外,山西、内蒙地区近期产量屡创新高,仅鄂尔多斯地区单日最高产量就达260万吨,销售量环比上升50%左右。
煤价方面,虽然坑口保供电煤维稳或略降,但部分煤矿块煤价格开始探涨,但涨幅都极微。近期,港口问价、交易客户有所增多。
下一步,降又有一次全国性冷空气过程将影响我国,11月19日至22日,雨雪、大风、降温将再次上线,届时全国近20个省会级城市降温将超10℃,降温过后不少地方比上次寒潮更冷。下游地区更是多方组织货源水陆并运保证电煤运输。